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关注青少年儿童心理
心理健康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建立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热线服务、心理评估、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精神科治疗等衔接递进、密切合作的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援助服务模式。全面加强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小学校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可持续发展。2018年11月,国家卫健委等10部门联合印发了《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要求到2021年底,试点地区逐步建立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将心理健康服务融入社会治理体系、精神文明建设,融入平安中国、健康中国建设。高等院校普遍设立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室),健全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中小学设立心理辅导室,配备专兼职教师。可以说,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心理健康服务工作,越来越重视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建设。
加强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重视学校、家庭、社会(区)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建设,强化共青团、妇联、科协等群团组织的作用,实现全方位的教育覆盖网络。
扎实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干预。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建立适应儿童青少年需要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学校要调动各个方面的力量,全面渗透、多渠道、全方位推进心理健康教育。进一步发挥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指导中心指导作用。加强学校师资的培训,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避免教师心理变化导致不适当的教育教学行为。整合社会资源,引进有爱心、专业品质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参与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监测和干预。每年定期对学生心理健康状态进行测评,及时发现心理健康不达标学生,提前开展心理关爱服务。增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培养学生良好、健康的心理素质。增加中小学生抗击挫折方面的教学内容,提高中小学生的“抗挫”能力。
扎实开展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是儿童青少年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离不开家庭的教育,每一个因心理不健康而患心理疾病的事例也同样有着家庭的因素。每一个人在拟成为父母时要参与卫健委、妇联等部门联合开设的“新手爸妈”等照顾抚养孩子和教育心理课程的学习,具备成为父母的基本养育条件。孩子成长过程中还要加强父母自身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懂得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学会教养孩子的正确方法。可以利用各种途径开展线下线上家长学校,提升家长的心理健康水平,引导家长选择适合自己孩子的教养方式,构建和谐、开放、支持的家庭氛围。
扎实做好社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加大政府投入力度,积极推进社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场地和设施的建设,加大社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人才的引进力度,为从事社区心理健康教育的社工提供持续的培训和督导。每个街道至少建立一个覆盖全域的心理咨询服务室,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进有经验、专业素养高的社会组织、专业心理咨询专家驻点街道、社区参与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和干预工作。开展以感恩励志、儿童青少年自我保护、心理调节等为主要内容的系列宣讲活动。旨在帮助儿童青少年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学会调适心理的方法,使儿童青少年了解生命的意义,珍惜生命的价值。坚持正能量的社会舆论导向,加强宣传教育,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充分利用电视台、广播、网络、报纸等媒体对儿童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构建一个关心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打造家庭、学校、社会(区)全环境的心理健康教育、监测和干预体系。
鉴于儿童青少年心理疾病长期干预的费用很高,建议医保部门研究政策,能将这部分费用纳入医保保障范围,并扩大心理疾病治疗药品进入医保保障的范围,缓解家庭压力。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