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第一次大规模在门诊患者当中进行抑郁焦虑障碍患者调查的情况怎么样?

何燕玲:当年在1992年的时候有一个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当时在上海调查了五家精神医院发现共同的问题,在二级医院和一级医院当中门诊病人心理问题的比例很高,但是这些医院的医生都忽略了,没有把它检测出来。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想做这样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的调查,当时调查世界上有13个国家和地区参加,上海的识别率和认识率是倒数第二的。这次调查我们在全国的五个城市,广州、北京、上海、长沙、重庆一共15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进行了调查,每个医院都有神经科、消化科等四个内科的? 我们选择一个固定的门诊日,在这一天如果来看门诊所有的病人作为调查的对象。这个问卷只是一个筛查调查,做完之后要求医生给这个病人做一个判断,除了看正规的门诊之外判断一下这个病人比如说来看头痛是由于什么原因造成的,如果有心里问题的话先判断是什么心理问题,建议他看精神科还是开什么药处理。这个检测完以后就看调查表的情况,如果是阳性的话要求他下来由精神科医生做一个诊断性的访谈,做进一步的检查。

主持人:现在结果已经出来了,请问一下何教授,这次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何燕玲:一个是想看看中国综合性医院可以代表大流量激增的门诊情况,在这些病人当中不是来看具体问题的,而是看各种各样身体不舒服的,这些人当中到底多少是抑郁和焦虑,不同年龄不同科别分布也有所不同。第二个目的,在这些医院看的医生不是精神科医生,不是心理医生,而是普通的临床医生,他们这些病人有没有被识别出来,如果识别出来相应的措施合适不合适。调查结果发现在中型医院当中病人不管患有抑郁也好或者是焦虑也好,有些人同时具有抑郁又有焦虑,只要你沾上一种,阳性的比例理论当中有一个19.9%将近20%,5人当中有一个人就被诊断出来,这是一个主要的情况。在这个科当中相对来讲神经科的病人还有消化科的病人当中,焦虑和抑郁症患病比率比较高。我们主要调查四个科神经科、消化科、心血管内科和妇科门诊,这四个科相对而言,神经科和消化科的病人比例比较高一点。

看病的人多,看病次数多的人当中患有抑郁焦虑的比例比较高。关于识别和治疗的问题,总体来讲专科医生对疾病的识别率没有太大的提高,大概20%不到的人能够识别。治疗的情况有一部分人转到专科医院去看,还有一部分人给他药物进行治疗,给药物治疗当中我们要判断治疗是不是合适是不是有针对性这方面比较欠缺一些,大多数给一些失眠的药物,如果真是抑郁焦虑应该按照焦虑症治疗的几乎很少。如果说我们这些科的医生能够认识以后也是合理的,问题是他们还是缺少这方面的知识,这些专科医生平时很忙,心理的问题、精神需要花时间去问,没有合适的时间。另外关于心理科的东西有点忘记了,需要加强学习。还有以为心理的问题不是我们专科来看,你看头痛我就解决头痛的问题,没有注意到头痛背后可能的问题是抑郁和焦虑,所以头痛医痛老医不好,病人反复老来看。

主持人:通过何教授的介绍可以看到我国抑郁焦虑发病形势还是非常严峻的不容乐观,请问马弘教授,为什么就诊次数越多的患者抑郁和焦虑的患病率比较高?

马弘:这个结果我自己是这么考虑的,倒不一定说就是次数多患病率就高,可能一开始就是情绪障碍,没有被识别没有意识到,因为这个问题反复就诊,在我们做调查的时候被查出来了,在这之前就诊的次数比较多。原因还是挺多的,昨天晚上北京参加调查的医生正好有一个病例,妇产科负责的医生专门拜托我在这儿说一下,说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在北京市来妇产科就诊的患者57例被精神科医生诊断为抑郁和焦虑症,但是这57例没有一个妇产科医生认为是抑郁和焦虑症。妇产科医生认为有抑郁症的8例患者被精神科医生认定不是抑郁症需要我们特别培训。

主持人:有一部分患者在抑郁和焦虑情绪之后不认为是生病,也不寻求精神科治疗,真的被确定为抑郁症,不接受事实,甚至状告医生有这样的情况发生。请问马教授这是为什么呢?应该如何改变病人对抑郁症的错误认识?

马弘:一方面患者自身还有一个尺感,如果归结为一个躯体化的东西,我得病比较容易接受,大家也可以理解,减轻精神上的负担。一旦被医生解释或者诊断为精神科的问题,中国人一想到抑郁症就想到精神病,是不是疯子,不太愿意承认这件事情,不肯接受,更倾向于我确实是生了疾病而不是精神出现问题。大家一定要认识到精神科疾病跟其它躯体疾病一样只是一种疾病,不要有特殊的歧视。

第二方面,跟医生的解释沟通有关系,首先说不是躯体疾病而是精神科的问题,要先试探一下他的感受。为什么有时候花了十分钟就判定他不是真正的躯体问题而是精神科的问题,花了三个星期才把这个病人解释通,花了三个月甚至三年把这个问题解决。解释沟通非常重要,这就提示另外一个问题,综合医院的医生应该在这方面多提供一些培训,提高对精神疾病或者情绪问题的认识程度。

主持人:抑郁症并不是很严重的事情,很多人认为抑郁并不是一种病而是心理问题,经过简单的心理辅导可以治愈。对于抑郁症到底需不需要用药物治疗?请问一下何教授的看法。

何燕玲:抑郁是不是需要药物治疗,有人认为抑郁不是病,回过头来要提一下抑郁是怎么回事。中医里面有忧虑这个说法,忧虑有持续的时间和强度,达到什么样的影响力伴随什么样的症状,我们有一定的诊断标准,如果持续两周以上或者一些慢性的甚至达到两年以上,严重到影响到生活功能,工作能力受到影响,原来的工作效率大打折扣,或者原来做的工作不愿意去做不想去做,自己也觉得非常痛苦。一般还有身体上的变化,胃口不好,睡眠不好,没有精神,不舒服,一般抑郁的病人伴有身体上的症状。从情绪不好到疾病这需要一个过? 度不能单靠自我调节能够解决,就是一个病理问题了。如果一般情绪不好,跟亲朋好友聊聊,换个环境散散心,出去旅游可能会好,这是一般情绪问题。达到诊断标准需要一定的严重程度,同时有一些症状,这种情况下恐怕光靠自己的调节不起作用了。

我们很多病人来看病的时候已经努力调节过,可是怎么都调节不好,以前不开心就能调节好,但是现在怎么都过不去这个坎。这个就是抑郁和抑郁症的不同之处,我常常打一个比方,天太热,中国人老说心静自然凉,我有点情绪问题调节一下就好了,但是如果我今天感冒发烧了,身体滚烫,烫的人火热,你让他心静自然凉能凉下来吗?非得用药物治疗。大家平时理解平时的抑郁以及抑郁症的程度可能不是太了解,需要专业的医生加以识别诊断。

如果有抑郁没到抑郁症的治疗也不排除心理治疗,用心里治疗可能比药物治疗要好。

主持人:抑郁症需不需要用药物治疗?

马弘:药物对抑郁症60%—80%的有效治愈率,这是肯定的。如果明确诊断为抑郁障碍的话,药物作为主要的治疗手段。很多老百姓觉得是心里上有结,跟我谈一谈就解决了。这里面有一个主要的治疗手段和协助的治疗手段协同的关系,为什么老百姓认为心理治疗有用?不用药就不是病,心理治疗可能这个病是心结,心结怎么可以用药来解呢?老百姓有这样的观念。实际上抑郁症是生物基础的疾病,如果不进行治疗的话长期下来大脑很多功能不可逆,确诊之后药物还是作为首选。

协同药物治疗,提高患者对药物的依存性,因为抑郁症之后产生不良的心理行为问题。比如自卑,自己觉得没希望,有医生有一个比喻,假定说你用药物治疗是建大楼的工程,一天一天吃下去相当于是一块一块砖盖上去,就可以好转或者痊愈。如果不校正不良的习惯或者继续有一些心理问题的话,这个楼就盖的不太好。

何燕玲:刚才马大夫举的例子非常好,如果说吃药是盖大楼的话还有一个心理治疗,光盖好大楼是毛坯房还住不得,房子的装璜也是很重要的,两者结合起来会更好。抑郁症的患者可能高考没考上或者失恋或者工作不顺心或者老板对我很刻薄,都会找这样的原因解释,生物心理社会调试是因为有生物学的基础,人人都会碰到,但是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得抑郁症,也许不发出来,有一定的环境作用之后可能发生抑郁症。如果发生抑郁症以后不加以纠正,我们会发现刚才马教授也提到了脑子里面有些结构确实会发生变化,能够测出来的神经比例? 菜放糖放盐放味精比例放的不好,这个菜做出来就不好吃。神经大脑里面也是有各种各样的物质,如果比例失调的话会表现出来跟原来不一样。我们给药是纠正它的比例,恢复到平衡状态。如果药物治疗能够把你脑子里面不平衡的物质能够纠正的话,那你的焦虑会得到一定的改正,还有一些是遗传因子更大一些,这些人用药物治疗可以帮助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