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对策探讨-心理论文
一、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
1、个人心理耐挫折能力弱
当代大学生,大多是出生在20 世纪80 年代末90年代初的独生子女,他们中相当一部分在家庭的溺爱中长大,为了让孩子专心读书,大多数家长把孩子生活中所有的琐事全部承包下来,对孩子过分保护和关心,造成孩子的生活能力差,对家长依赖性强,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等,性格上往往任性、自私、狭隘,缺乏集体合作精神。
当他们进入大学校园,发现大学生活不像他们认为的那么轻松,一切并不如其所愿,当遭遇学业、生活、情感等方面的挫折和失败时, 不能够承受这些挫败带来的负面影响, 在这种阶段适应性时期,他们心境苦闷、失望,往往容易迷失自我。
2、恋爱失败产生心理疾病
随着社会发展,大学生恋爱的比例直线攀升。一方面,一些大学生把恋爱当作一种感情体验及时行乐,借此寻求刺激,满足精神享受,一些大学生为了充实课余生活,排除寂寞,填补空虚,把恋爱当作一种消遣文化;另一方面,在周围人都有异性朋友的大环境中,一些没有恋爱过的大学生有时会被视为另类而备感压力,很多就盲目跟风寻找异性朋友、确定关系,在接触后又发现不合适而分手。大部分只注重恋爱的过程,而轻视恋爱的结果。
受各种因素影响,大学生在校时的恋爱成功率很低,那些感情受挫者,其中一部分能够迅速摆脱情感的困扰,但仍有一部分学生摆脱不了“感情危机”,恋爱失败导致他们的心理疾病,如产生自卑自闭,自暴自弃等心理问题,有的因心理负担过重而走极端,出现极端行为。
3、人际交往处理障碍
与中学生相比,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更广泛与深刻,呈现多元化,既有师生的相处,也有同班及宿舍同学的相处,还有与异性的交往等。现代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缺乏集体环境,缺乏集体感与合作精神,缺乏最起码的独立生活与为人处世的能力,在人际交往方面的经验相对较少,很容易引起同学之间的人际失调、交往嫉妒、交往自卑、社交恐惧等问题。
交际困难一方面导致大学生产生自闭偏执等心理问题,另一方面因无朋友无倾诉对象,得不到心理帮助而加重心理压力,更易导致心理问题和疾病。一些学生个性强,以自我为中心, 不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有些学生性格内向不适应自己的群落,感到孤独寂寞。因此很多学生在人际关系上就表现为难以和别人愉快相处,没有知心朋友或过分委曲求全,缺乏必要的交往技能和原则等,并由此而引起孤独、苦闷、自卑、抑郁等心理问题。
4、学习压力引起紧张、焦虑心理
大学校园尽管拥有宽松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时间,但莘莘学子的学业并不那么轻松,繁重的学习压力给他们带来了不良的心理反应。有些学生学习方法欠佳,习惯于“填鸭式”教育,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造成学习成绩不理想,出现紧张、焦虑心理;有些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对本专业兴趣不大,缺乏学习动力,甚至出现厌学情绪;高成就动机的学生压力更大,他们预定的目标较高,渴求考试结果名列前茅,一旦遭遇失败,便不能承受,易患上强迫、焦虑甚至精神分裂等疾病。
5、贫困学生的心理问题
现代大学校园中富裕学生和贫困学生之间存在巨大反差。同时,大学生的攀比心理很强,很多富裕学生有种天生的优越感,而来自贫困家庭学生的心理压力比生活压力还要大。高校在校生中约有20%是贫困生,其中5%-7%是特困生,调查表明,70%以上的贫困生因经济的紧张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进而影响正常学习、生活。在物质生活丰富的今天,他们很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容易产生悲观失落乃至失望的消极心态,害怕接触周围的事物,往往养成孤僻的性格。他们的自卑心理使其极度自尊,造成同学关系紧张,又因不能及时宣泄,使其长期处于极度压抑之下,进而产生心理变态和扭曲,最终导致极端事件的发生。
6、就业压力产生心理障碍
当前, 随着高等院校的大量扩招和人事制度的改革, 使得大众化高等教育下的大学生不再是天之骄子, 每一个大学毕业生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在就业压力的影响下,大学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没有足够的信心坦然面对,由此便引发了对未来的焦虑和不安情绪,甚至有一部分毕业生在新的就业体制和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心理准备不足, 在就业过程中出现了种种心理偏差, 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障碍。
二、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对策探讨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在教育活动中产生、形成和发展的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形态,是学校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所形成的校园精神和文化氛围,具有潜在的渗透性,良好的校园文化会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如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校风是学生形成群体凝聚力。集体荣誉感的土壤,有利于使人与人之间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同学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帮助。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愉悦的情绪特征。通过开展学术、科研、文化、艺术、体育等活动,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氛围、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受到锻炼,增强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陶冶情操,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并内化为自觉的行动,形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2、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以人为本,不断满足大学生发展的多方面需要。大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要紧紧把握大学生的思想脉搏和心理特点,遵循思想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学校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必修、选修课程或专题讲座、报告以及校内外传媒,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展阶段性教育,让大学生从一进校门就能接受系统的心理教育,不仅能够学习心理健康的理论知识, 而且学习一些心理调适的方法、人际交往的方法等,以解决学习、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从而有效缓解和消除心理困惑和压力,增强预防和应对挫折的能力,磨练坚忍不拔的意志。
3、加强大学生心理辅导中心作用
根据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情况,高校应完善学生心理咨询机构的设置,配置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负责全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另外,加强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持续性,对新生进行心理测试,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建立心理问题筛查、干预、跟踪、控制一体化的工作机制,做到早期发现、及时干预和有效控制,提高工作的科学性和针对性。针对大学生心理不同情况,开展多渠道的心理健康服务,让他们主动选择比较适宜自己的最佳方式。对心理存在一定问题的同学采取咨询、跟踪、干预调节的方式,充分利用学生社团、组织等宣传阵地,利用校园里的广播、电视、校刊橱窗多渠道、多形式地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4、加强就业心理辅导
“就业难”是高职生产生悲观心理的主要原因。要消除这种消极心理,就必须加强对学生择业心理与行为的辅导。一方面对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性要讲透,让他们在低年级时就有思想准备;另一方面对高职生就业的优势要讲足,让学生对未来充满信心。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就业指导,提高择业能力。通过开办就业指导课、讲座、实例分析、模拟招聘会等形式帮助学生掌握如何准备就业推荐材料,如何参加面试、笔试等。最后还要加强毕业生心理辅导,培养积极的心态,宽容良好的情绪,耐受力和自信心等。
5、疏导贫困学生心理问题
要改变贫困学生的不良认识,生活的贫困并不是贫困生自己的错,他们不应该认为这是一件可耻的事,把贫困的生活当成对自己的考验,变成前进的动力,只有这样才能战胜所面临的现实困难。现有不少在校贫困生为解决自己的生活困难,选择了利用课余时间勤工助学的方式来赚取生活费,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改善他们的经济状况,另一方面通过社会实践战胜心理自卑。学校还可以通过各种形式鼓励贫困学生尽量多地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使他们在参与的过程中健康成长,从而促进其社会心理的发展,让他们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同时,升华自己的心灵。
6、动员家长积极参与大学生的心理卫生、心理保建工作
家长是和学生接触最密切的人,家长的言行举止、家庭生活的各种问题,都会给学生的个性和心理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学校应积极动员学生家长通过各渠道,参加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工作,让他们在学心理健康维护工作中发挥应有的积极的作用。一方面,家长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和心理承受能力,另一方面,也要摒弃家长制,注重培养孩子健康心理,尊重孩子的选择,给他们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成长环境。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 是高素质人才竞争的后备力量。当代高素质的大学生需要受到的教育并不仅仅是知识教育,更重要的还有人格教育。加强和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 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要循序渐进,并要联合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力量。我们应在日常教育中加强对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道主义的教育,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啸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对策[J].中国轻工教育,2006,(3):34-36.
[2]陈小爱,陈勃.高校扩招背景下大学生心理问题易发事件及其相关因素研究[J].现代大学教育,2004,(1):94-97.
[3]赵亮.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和教育对策[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5,(5): 91-92.
[4]李真军,王诗白.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特点及疏导对策[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372-374.
[5]刘萍,方乐坤.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2003, (6):122-124.
[6]王旭东.论校园文化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1):161-163.
[7]王晶.高校特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剖析[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156-157.
[8]王统军.大学生主要心理问题及其调适[J].中国成人教育,2005,(11).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