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需要呵护,健康需要帮助。我们的学校就像一个大家庭,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让心与健康同行,快乐与成长相伴,使每位同学的明天更美好!下面小编整理了关于心理健康的手抄报,希望大家喜欢。

关于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近年来,随着80后独生子女的成家,为人父母,独独家庭组合现象越来越多,在这个家庭结构模式转型的关键期,一批1995年前后出生的孩子,目前成了各家庭特别关注的人群。

他们之所以受到关注,是因为他们面临的问题真不少。他们年龄在15-20岁之间,父母基本上都有兄弟姐妹,而自己却成了正儿八经的独生子女;他们享受到了比父母各方面条件好的多的生活待遇;他们却失去了迎接艰苦挑战的宝贵磨练机会;他们同步了中国最快发展的一个时段;他们经受了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多元文化碰撞的洗礼;他们处在觉醒却特别迷茫的青春期;他们志向远大,抱负比天,却害怕畏手畏脚;他们的身体指标远好于与他们同龄时的父母;他们的心理健康却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

正因为他们都是独生子女,所以家人从一开始就给他们一个自以为是的“最好”的生活环境,无论衣、食、住、行,还是教育学校、培训,每年的旅游几乎成了规定;他们也被安排参加各种各样的特长培训班;他们独享了将近三代人积累的财富基础,他们承载了三代人的山一般的期望。

现在人们都在说,这是个知识更新爆炸的年代,每年的知识更新都以多少倍的速度递增,特别是中国这个发展中的庞大巨轮。中国特有的应试教育考试,正是逼着孩子去死记硬背那些随时可能被忘却甚至淘汰的东西,为了取个高分乐此不疲。正如孔乙己的“茴”字有四种写法,让人啼笑皆非。也难怪,高考人家就是看分数,差一分你也去不了想去的大学。就是逼着每一个家长来逼着自己的孩子取那关键的一分,大好的青春年华都浪费在那看似关键的一分上了。

我碰到一个案例让我深有感触:一个18岁的小伙子,长得眉清目秀,一表人才,然而,整天宅在家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除了上网就是玩游戏,社会交往几乎没有,愁得父母难以言表。小伙子,白白净净,个字高挑,初中毕业就不再上学,成了啃老一族。有着天大的抱负,却不愿动动手指;整天担心自己的父母受累,却不肯自力更生;既愤愤不平,又眼高手低;既明白事理,又夸夸其谈;既想孝顺父母,又在自欺欺人。心中的矛盾纠结,终于使自己的心理到了严重不健康的程度。

我不能说这一代人都这样,毕竟健康的孩子还是大多数。通过这一个孩子,我们看到了他们面临的挑战和压力,不仅仅是他们自己能不能承受,更多的是父母是否为他们准备承受那些压力和挑战准备好。不是去创造便利,而是应该给他们机会。

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讲的很好“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 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中学生正处于一个建立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最黄金时期,此时的影响将会根深蒂固。

作为家长,都希望给自己的孩子创造最好的生活、学习、工作环境,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独当一面,成为社会的栋梁,但是有些人在给孩子教育的方式方法上却背道而驰,让人唏嘘不已。一边喊着让孩子独立,一边给他端茶喂饭;一边喊着要树立信心,一边却长吁短叹;一边要求他认真学习,一边却和别人看球聊天;一边要求勤俭节约,一边却把好好的饭菜当着孩子的面倒进垃圾桶。父母的心比天大,手比海深,言行不一,言不由衷,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如何让孩子能正确按照自己的意图生长。

没有困难的洗礼,不会感恩;没有挫折的经历,不会学会珍惜;没有失败的教训,不会争取成功。

做人做事都要有一个好的心态

有许多人,总是抱怨:“做人难,做事难。”在还没有尝试的基础下就已经开始了抱怨。

我曾经读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观光团到黄山去攀爬,他们分成两小队,想比一比哪个队伍更快,第一小队拿好地图出发了,在路上,一个个愁眉紧锁,走一小段路就问一句“还要走多远啊?我们一定拿不到第一的,算了吧,别白费力气了”这个小队在走到一半的时候已经累的气喘吁吁,在也不肯走下去的人超过了一半。可是第二小队却不是这样想的,第二小队的人们都是想:我们一定要拿第一名,就算拿不了第一,我们也要加油,争取爬到山顶。第二小队把路程分为四个路段,每走完一个路段,人们就高兴的说:“啊真好,我们又走了一段路了。”结果可想而知,第二队非常高兴的走到了山顶,第一小队却累的气喘吁吁也没能爬上山顶,第二小队胜利了,获得了第一名。

心态决定了两个队伍的输赢,所以,在生活中,我们不管是做人还是做事,都要保证一个好的心态,从而取得双赢。

让爱走进心灵

自从参加省培培训以来,现在已经进入新一门课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了。班主任工作除了做好班级管理外,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对学生的心理行为问题给予良好的教育和矫正。

学习了林丹华老师的《中小学生心理行为问题及其教育》,内心感触颇多。林老师对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深刻、透彻的分析。在实际教学中,我也经常遇到诸如学生厌学、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说谎话、网络成瘾等问题。通过学习林老师的讲义,我知道针对这些心理问题学生,不能单单粗暴批评,要采取恰当的教育方法,对他们不放弃,只要方法得当,同样也可以让他们得到改变。

(一)先观察班级中哪些学生具有心理问题。

班主任接手一个新的班级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对全班学生了解基本情况。看学生都存在什么样的心理问题,比如学生厌学、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说谎话、网络成瘾等,做到心中有数。

(二)针对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采取相应的教育方法。

我班外来学生比较多,学习程度参差不齐,有的父母忙于生意顾不上这些孩子的学习,对孩子的学习要求也不严格。有的学生不爱学习,上课小动作特别多,还有的学生一放学就跑进网吧上网。这些学生的家庭情况不一样,家长的教育方式也不一样。我就逐个进行家访,耐心细致地与家长进行沟通,结合家长对每一个学生制定不同的教育方法。

(三)对有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生,老师不仅要有爱心,还要持之以恒。

有爱才有教育。一个老师只有对学生付出自己真诚的爱,用心灵赢得心灵,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在真心地关爱他,才会自然而然地走进心理问题学生的心灵深处,让他们主动向我们敞开心扉。光有爱心还不行,对心理问题学生的教育,还要持之以恒。这些学生的学习习惯不是一次两次就能够改变的,需要老师经常地教育,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就及时地给予表扬和鼓励,激发学生自信心,让学生有成就感,去帮助他看到自己身上的优点,去帮助他欣赏自己优点。

让爱走进心灵,给心理学生更多的关爱,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