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厌学背后,90%的家长都忽略了这一点!(建议收藏)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大多数学生都遇到过瓶颈期。
有的学生因为总是跨不过学习的“坎”发展出厌学的情绪来。
老师、家长如果了解孩子的心理,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帮助孩子度过“厌学期”,重新回到正常的学习中。
孩子厌学是有多种表现的,老师和家长千万不要以为只有孩子退学了才算有了厌学情绪:
1. 轻度厌学:主要表现为不喜欢学习,对学习有抵触,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课下不完成作业、抄作业或者应付作业等,轻度厌学主要表现在思想上的抵触。
2. 中度厌学:将思想上的抵触付诸行动,出现上课不听讲,经常出现迟到甚至旷课等违纪现象,人际关系也会随之出现问题。
3. 高度厌学:由思想和行动发展到了心理问题,对学习充满了恐惧,心理上十分自卑,不愿再回到学校,不敢面对老师和同学,这类学生往往会休学或者退学。
不同类型的学生,表现虽然有差异,但是都会对成绩产生很大的影响。
那么,身为老师、家长的我们,又该如何帮孩子们,让他们能够重拾对学习的信心呢?
最主要的方法是多和孩子沟通,找到孩子不爱学习、惧怕学习的理由,然后用我们的行动帮助他们。
扫码咨询小学学习规划
享受小学【预习+复习】
专业学习1v1规划
不是孩子不想学
而是不会学
有一些孩子,从学习时间上来说,付出完全不输于班级里面的第一二名。
然而,无尽的学习压力却压得他们抬不起头来,周围的学霸轻轻松松考到班上乃至年级前几,自己累死累活结果仍然一团糟,心累。
这种情况的学生,是典型的“低品质勤奋者”,ta们的勤奋是表演出来的,给别人看,也给自己看。
也许是为了老师和家长那句“你真努力”的表扬,也许是为了让自己回顾一天的时候不觉得后悔,成绩不好的时候安慰自己,“不是因为我不努力,只是脑子太笨”。
但这样的孩子也是最容易在短时间内完成向好学生转变的一类学生。因为他们欠缺的仅仅是一个优秀的学习方法,和一段时间安安心心地将自己之前刻苦学习学到的东西管理归类。
告诉孩子:首先,对自己喊停。
在你觉得太忙或者太盲目的时候,不如不时地停下来,会使自己更清醒,少做无用功。
然后,对基础知识做深度思考,跟紧老师的复习计划,把课本基础知识掌握好,把基础的题目弄懂弄透,能把课堂吃透。
事实证明,动脑子把基础知识想清想透,比圂囵吞枣地学很多知识要好的多。
最后,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构架。
可以通过建立错题本的方式,每次考试后,主动进行试卷分析,剖析每道题的失分点,即便是考了满分,也要认真总结经验。
哪个同学得分比自己高、哪个同学错题整理的好,要从别人的长处中虚心吸取经验,帮助自己更好地进步。
扫码咨询小学学习规划
享受小学【预习+复习】
专业学习1v1规划
不是孩子不想学
有可能是学不会
这一类学生,与之前所谓不会学的学生,可以在某种程度上采取相同的手段,因为“学不会”是“不会学”的结果,“不会学”是“学不会”的原因。
当你在不会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精神疲惫而又亢奋,呈现出一种“回光返照”式的状态。
恭喜你,你已经从“不会学”成功过渡到了“学不会”。
认知能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注意力。
父母的关系,家庭氛围,小时候所处的环境,都会影响孩子的认知能力的提升。
“学不会”的同学在简单休整、改善学习方法之后,很快就能投入到紧张的学习氛围中。
而受认知水平所限“不会学”的同学则需要抽出一点时间,放松一下身心,彻底调整好状态,把心放宽。
扫码咨询小学学习规划
享受小学【预习+复习】
专业学习1v1规划
不是孩子不想学
而是没法学
有的同学对成绩排名以及别人的看法太过看重,导致在每场考试之前都焦虑异常,影响考试时的发挥和后续的学习热情。
情绪对学习的影响非常大,好的情绪包括好奇、愉快、乐观自信等;坏的情绪则包括忧愁、焦虑、抑郁等。
如果这些情绪得不到适时的疏导和调节,就会形成情感交流障碍,表现出焦虑、愤怒,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
老师和家长除了及时感知孩子的情绪变化,给予开导和安慰外,还要教会孩子自己调整自己的情绪。包括自我激励法、语言暗示法、环境调节法、转移调节法、音乐调节法等。
如果成绩不理想,产生了失望焦虑的情绪,千万不可郁积于心、耿耿于怀、放不开、丢不下。
告诉孩子,这是人之常情,每个人成绩都会有起伏,要对考试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然后,找到自己处理负面情绪的方法。
总之,如果孩子能说出“不是我不想学,而是……”那么,恭喜您,这其实是好现象。
说明孩子已经意识到了自己存在的问题,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好好呵护孩子对学习尚存的热情,用适当的方法,帮助他们走出目前的困境。
扫码咨询小学学习规划
享受小学【预习+复习】
专业学习1v1规划
有时候,家长对孩子期望值过高,对孩子评价方式单一,只重视结果,不重视过程,也会让孩子承受很大压力,让孩子觉着自己是在为家长学习。
如果几次成绩达不到理想的结果,就会受到训斥,产生挫败感,最终产生厌学。
有的学生的厌学,原因是单方面的,有的则是多方面导致的。
1. 多一点鼓励:曾经有这么一个学生,学习倒数第一,但是非常喜欢某老师的课,原因就是从那位老师身上得到了尊重和鼓励。
这位老师喜欢用“开火车”的方式进行提问,他可能是唯一一个不会绕开这名学生提问的老师,但是他会抛出一个比较简单的问题,就用这样简单的方式,赢得了学生的信任和喜爱。
2. 少一点期望:适度期望才能给孩子动力,期望过大,孩子就像托驮着壳的蜗牛,艰难前行。父母要学会夸孩子,就像小时候,孩子每学会一样新的本领,都会让你感到惊讶,都会让你认为自己的孩子是“神童”。
而现在你之所以不断打击孩子,是因为你的期望值太高了,孩子怎么努力,都不如别人家的孩子。
当然,少一点期望,不是没有期望,更不是“破罐子破摔”,没有期望的家长,孩子同样没有学习的动力。
3. 树一个目标:上高中就是为了考大学,这个目标没有问题,但是对于很多学生来说,目标过大,过空,都不会对孩子产生太多激励。
只有树立一个个的小目标,比如超过某个水平差不多的同学,不断实现一个个的小目标,才能带来成功感和成就感,才能不断激励向最好的大目标前行。
那些网络游戏为什么能让孩子如此迷恋,就是因为他们会给游戏设置一个个的小目标,让孩子一旦接触,就会无法自拔,如果这种方式,用在学习上,会是什么样的呢?
4. 多一些改变:出现厌学情况,最重要的还是孩子自身的改变,要帮助孩子分析出自己是因为不想学还是因为不会学产生厌学。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